只看沸点就行?你真的了解冷却液吗?
来源: | 作者:pmo32692a | 发布时间: 2145天前 | 174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什么冷却液的沸点很重要?

*又该如何正确认识沸点?

*只看沸点就可以评价冷却液的优劣吗?


有许多粉丝在我们公众号的后台咨询过海飞冷却液的沸点指标,市面上也流传着各种关于冷却液沸点的宣传方式。虽然沸点的确是冷却液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小伙伴有没有发现,小编更愿意向大家讲述海飞冷却液产品能够带来防腐蚀、防过热和防霜冻的三重有效保护,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委还要从冷却液自身的特点和用途说起。




                                                                                                   冷却液的沸点是怎么来的呢?

冷却液的沸点是怎么来的呢冷却液的沸点是怎么来的呢?冷却液的沸点是怎么来的呢?


在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冷却液被发明出来之前,汽车的冷却系统主要是靠水来进行冷却。但是水的沸点比较低,无法满足发动机冷却系统工作时需要的温度环境要求。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研究出通过乙二醇基冷却液来满足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对冷却液高沸点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冷却液产品是乙二醇基的产品。乙二醇又名甘醇(EG),是一种无色、微黏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2.8℃,可溶于水。为了满足冷却液高沸点、低冰点的要求,通常会将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混合,二者混合比例不同,溶液的冰点和沸点也会相应发生改变。所以,冷却液沸点的高低实际上是取决于乙二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比例。

同时,冷却液的高沸点与液体所处的增压环境也有关。液体在增压环境下沸点会上升,而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就是一个加压环境,一般压力在2~3个大气压(Bar)。冷却液在工作状态下的沸点会远远大于它在常压下的沸点。







比如,某些冷却液品牌的包装上写着“散热器盖压力为15psi时沸点为129℃”,通常散热器盖的压力是相对于大气压的压力而言,因此,该产品包装上的这句话就是指该冷却液在2Bar压力下的沸点是129℃。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产品的沸点表现特别突出,拿海飞冷却液来说,当浓缩液与水的比例为50:50,处于2Bar的压力环境时,沸点可以达到130℃以上。


无论是组分的配比还是压力环境的变化,由此产生的沸点指标都是基于乙二醇基冷却液的物理特性,市场上任何一个品质合格、符合国家相关冷却液行业标准的冷却液品牌都可以做到。也就是说,高沸点数值本身并不神奇,以此作为市场宣传噱头所包含的技术价值是有限的。


发动机过热是怎么一回事?

与一味宣传高沸点相比,让用户了解冷却液如何做到防过热的保护更为实际。毕竟,汽车发动机过热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一个“高沸点”就能解决的。




汽车的发动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汽车发动机在全年正常运转,尤其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工作,防止发生“开锅”的现象,需要冷却液作为传热介质在冷却系统中通过持续循环,不断吸收发动机释放的热量,并散发到空气中去。


同时,水箱漏水、散热器胶管堵塞、水泵或节温器故障等机械故障也可能导致发动机过热。这些故障一般是冷却系统内部水垢过多、零部件生锈腐蚀等问题引起的,拥有良好的防腐蚀、防锈、防水垢作用的冷却液可以在保护发动机冷却系统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沸点是唯一标准吗?

冷却液可以通过冷却系统的循环,吸收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热量并散发到空气当中去,防止发动机过热和水箱爆沸,保证发动机和冷却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沸点固然重要,但是冷却液的好坏却不能只用沸点的高低作为衡量标准。冷却液并非只在夏天起到防过热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寒冬结冰现象的发生,避免散热器、气缸体等部件因结冰而发生冻裂现象。



此外,冷却系统构造复杂,需要多方保养,因此,除了防过热,养护人员和终端车主也需要从防腐蚀、防霜冻等多方面考虑冷却液的功能和质量,综合多个参数对冷却液进行科学认识,合理使用。海飞是拥有众多大型汽车制造商原厂认证的冷却液品牌,通过有效对抗腐蚀、过热和霜冻的三重保护,确保冷却系统长期、可靠地运转。